世博會國家電網館探秘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susan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04-26 10:08:42 加入收藏
今天,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的地下展區(qū)正式交付使用,這標志著我國首個智能電網展區(qū)正式落成。據悉,該展區(qū)位于國家電網館地下一層,是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的特別展示項目。這里將展示中國堅強智能電網的眾多研究成果,傳播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理念,彰顯國家電網公司在世界電力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貢獻和實力。
什么是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對于未來城市生活有何促進作用?被譽為浦西園區(qū)“能量之心”的110千伏蒙自變電站究竟如何運作……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國家電網館,搶先體驗了智能電網的魅力。
步入智能電網展區(qū),記者仿佛進入了一個美輪美奐、變幻莫測的電力世界,與地面部分的展示不同,這里顯得更加專業(yè)和深邃,預示著人們未來電力生活的發(fā)展方向。據隨行的“閃耀之心”隊員講解,智能電網展區(qū)分為綠色能源、堅強電網、和諧用電三大主題展區(qū),共同展現一個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的,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點的綠色堅強智能電網。
參觀中,記者被一個高約半米的巨大電池所吸引,據講解人員介紹,這并非模型,而是已經研發(fā)成功的鈉硫電池,而我國是繼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掌握大容量鈉硫單體電池核心技術的國家。鈉硫儲能電池具有容量大、體積小、能量儲存和轉換效率高、壽命長、不受地域限制等優(yōu)點,非常適合電力儲能。該電池在充滿電后相當于2250節(jié)普通AA型碳電池。
在感嘆儲能技術無窮發(fā)展?jié)摿Φ耐瑫r,記者來到了一個巨大的沙盤模型前,起伏的山巒、錯落的風車、堅強的電網系統(tǒng),以及代表電能源源不斷傳輸的光影流動……這些都生動地展現了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中國廣闊領土上的應用。而講解人員著重介紹了從四川向家壩至上海的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這很好的體現了直流輸電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點。
繼續(xù)前行參觀,記者終于來到了萬眾期待的110千伏蒙自變電站前。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一個巨大的變壓器,被安裝在三層深的地下,它披著銀白色的外衣,構造十分復雜。講解人員自豪的介紹,此次時刻,記者頭頂的燈光、浦西園區(qū)的其他展館的用電,都來自這座變電站。這座首座服務世博會的智能變電站,不是沉睡的,而是生機勃勃地運作著,承擔起了浦西園區(qū)所有范圍內的電力供應。并且它的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和輸出等流程均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
而在變電站的旁邊,記者看到一個玻璃櫥窗里擺放著電磁爐、電飯煲和電吹風這三種家用電器,倍感好奇,心想這難道是國家電網公司開發(fā)的新型智能家具?一經詢問,原來并非如此,講解人員介紹,這其實是一個場強對比的檢測展示,現在很多居民誤認為變電站輻射很大,會對人的健康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而通過這個場強對比現場演示,參觀者會發(fā)現,事實并非如此。一個活動的42寸LED屏幕感應器,依次滑過3個家用電器和正在運行中的變壓器,在LED屏幕上將實時地顯示出四者在近距離所產生的電場與磁感應強度,而記者驚訝的發(fā)現,變電站的電磁電流強度遠遠低于國家安全標準,并且和其他3個家用電器相當。所以,居民并不需要擔心住宅區(qū)附近的變電站會給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帶來損害。
短短的參觀臨近尾聲,而參觀中看到的大量實物展項和新型多媒體技術的影像還在腦中盤旋,記者此行,不僅了解到了清潔能源的收集、調配、輸送、使用等環(huán)節(jié)的最新技術,更近距離、多角度地感受到了智能電網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體驗到了智能電網與美好生活的“相隨”。 而據悉,除了國家電網館地下的智能電網展區(qū)部分,國家電網在上海世博園區(qū)內還建設了中國首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區(qū)”,以先進理念和技術為“低碳世博”做出貢獻。示范區(qū)包括9個示范工程和位于國家電網館地下一層的4個演示工程。9個示范工程將融于世博園區(qū)的智能電網之內,而普通參觀者和專業(yè)人士則可通過后4個演示工程近距離、多角度、形象化地了解智能電網。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