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exo或改變觸屏使用方式
來源:易網 編輯:ann 2014-06-16 18:28:09 加入收藏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家名為Qeexo的小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發(fā)了一項能夠區(qū)分指尖、指關節(jié)、手指甲和觸控筆的新技術,這項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發(fā)明有望徹底改變人們使用觸控屏的方式,在移動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如果你想要了解科技在過去十年出現(xiàn)了怎樣的演變,可以看看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2007年1月發(fā)布第一代iPhone的視頻。當時,喬布斯一步一步地向擠滿整個發(fā)布現(xiàn)場的觀眾演示如何滑動和滾動瀏覽照片。他演示被他稱作“捏放”的操作,即并起兩個手指在屏幕上按壓,然后將手指分開,從而放大查看照片。對此,觀眾席齊聲大呼“哇哦”!
回頭來看,那似乎是一種崇拜的表現(xiàn)。但要指出的是,喬布斯向大伙展示iPhone的那一刻,他不僅僅是在展示一款新設備,還是在傳授一種全新的語言,一種全新的計算機交互形式。
如今,7年過后,Qeexo希望效仿喬布斯為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該已獲230萬美元投資的加州圣何塞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發(fā)的新型觸屏技術能夠識別指尖、指關節(jié)、手指甲和觸控筆之間的差別。該項技術名為FingerSense,通過給不同的操作指定不同的手指部位,它能夠將目前需要數部完成的操作任務縮減至一步。“想象一下,它會讓你感覺自己的手有幾個按鈕一樣。”Qeexo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 Sang Won Lee解釋道。
iPhone乃至整個智能手機行業(yè),自2007年iPhone橫空出世以來出現(xiàn)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盡管手機功能特性有著各種各樣的改進和完善,喬布斯當初教授的那套交互語言仍然沒什么變化。
人們仍使用單一的指尖輸入方式來操作設備。這限制了手機的使用方式。在PC上,有帶右鍵的鼠標,有Shift鍵,還有很多承擔不同功能的輸入方式。但在智能手機上,就只有指尖這一種方式,因而諸如復制粘貼這樣的常見任務操作起來非常麻煩,要經過點擊、按壓、拖動和選定這一連串的步驟。Qeexo希望智能手機在輸入方式多樣性上能夠比得上PC。
感應振動模式
該項技術最初由Qeexo的另外兩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克里斯·哈里森(Chris Harrison)和茱莉亞·施瓦茲(Julia Schwarz)發(fā)明,當時兩人在卡耐基梅隆大學人機交互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跟眾多的同行人士一樣,他們試圖找出解決方案來處理該“多觸點”問題。當時他們開始試驗通過不同的振動模式來識別物體。
Sang Won Lee那個時候在HTC供職,負責物色針對智能手機的新型用戶體驗技術。由于自2003年效力于三星以來一直從事產品規(guī)劃工作,Sang Won Lee深知整個行業(yè)都希望想出一種新型的屏幕交互方式。2012年,他看到了哈里森撰寫的有關他與施瓦茲共同研發(fā)的原型的一篇博文。“我當時在想這有可能能夠解決行業(yè)所面臨的難題。”Sang Won Lee說道。于是他離開HTC,在那一年9月攜手哈里森和施瓦茨創(chuàng)立Qeexo。
如今,F(xiàn)ingerSense利用移動設備中標準的加速計來感應手指不同部位接觸觸控屏時所產生的振動模式。FingerSense機器學習引擎能夠知道是手指的哪個部位觸摸屏幕,并觸發(fā)相應的操作。例如,用指關節(jié)敲擊大段文本,就會觸發(fā)復制粘貼菜單出現(xiàn)。要選定文本,你只需要拖動你的指關節(jié),就像使用PC的鼠標那樣。
更廣泛的影響
Sang Won Lee表示,該技術還有望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外的領域產生影響。舉例來說,車載觸控屏可能會得到很大的改進,讓司機只需要用指關節(jié)敲擊屏幕,而不必讓視線離開車道來連續(xù)按壓幾個按鈕。而可能真正讓Qeexo成為少數能夠引起滿堂喝彩的技術的地方在于,其在觸控屏上的應用只是個開始。
該公司還在開發(fā)諸如FingerSense on Walls的產品,該產品會讓你點擊桌子就能設定和控制桌子上的設備。它仍處于概念階段的另一款產品FingerSense on Body則旨在簡化屏幕狹小的可穿戴設備,讓人們可以轉而通過點擊手臂或者手來操控。
Sang Won Lee稱,公司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來開發(fā)出敏感到能夠通過皮膚等感應振動的傳感器。然而,在frog design前首席創(chuàng)意官、用戶體驗設計公司argodesign創(chuàng)始人馬克·羅爾斯頓(Mark Rolston)看來,Qeexo光是在智能手機領域所取得的進展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就。
他表示,多年來,業(yè)內人士都在研究新的輸入方式,但鮮少人真的能夠將那些新型輸入方式(如指關節(jié)敲擊)與特定的操作(如選定文本)聯(lián)系起來。“它不一定很直觀,”他如是評價FingerSense,“但右鍵點擊和Shift鍵同樣不算直觀,但這不妨礙它們的廣泛普及,它們能夠帶來幫助。像FingerSense這樣的技術是更好的未來理念之一。”
“危險區(qū)”
那并不意味著Qeexo將能夠一帆風順。羅爾斯頓指出,Qeexo將進入“危險區(qū)”,因為它現(xiàn)在必須要說服從蘋果到三星的各大主流設備制造商同時采用它的技術。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必須說服這些冷酷的競爭者在技術的使用方式上達成統(tǒng)一。換言之,三星手機上的屏幕敲擊觸發(fā)的操作不能不同于iPhone上的。
“這種技術不成功便成仁。它們很有用,人們會希望它們被采用。應用開發(fā)者也因而會采用。”羅爾斯頓說道,“我們喜歡該項技術,但關鍵在于它能否被廣泛采用。”
當然,Qeexo還面臨著一個更大的風險——專利組合日漸膨脹的設備制造商們可能會自行開發(fā)類FingerSense的技術。Sang Won Lee并沒掉以輕心,“任何想要進占這一市場,成為下一代的技術標準的人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挑戰(zhàn)。”
譯者:樂邦
評論comment